智联安全生态,政技协同破局 :新再灵科技以"物联网 AI"双轮驱动行业绿色可持续转型!
2025年9月,中国电梯协会在黄山市举办的电梯质量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,将行业目光聚焦于当前面临的核心挑战:截至今年8月,我国在用电梯数量达1200万台,其中,使用超过15年的电梯数量已达115万台。当前电梯行业正面临新电梯质量下滑、在用维保不到位、老旧电梯故障率高、安全事故频发、恶性竞争加剧等多重困境。

这场研讨会不仅揭示了行业痛点,更指明了政策驱动与技术创新的破局方向。作为电梯安全领域的创新者,新再灵科技正以“物联网+AI技术”重构电梯安全生态,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电梯行业四大核心痛点
1
质量危机:新梯性能缩水与老旧设备隐患叠加
行业“内卷式”竞争导致部分企业压缩成本,新梯质量参差不齐,故障率攀升。与此同时,115万台服役超15年的老旧电梯成为“定时炸弹”,其机械磨损、部件老化问题直接威胁乘客安全。2025年1-8月全国电梯事故达20起,其中因设备老化导致的故障占比超60%。
2
维保乱象:低效作业与资源浪费并存
传统维保依赖人工巡检,流程不规范、记录造假、应急响应迟缓等问题突出。部分企业为压缩成本减少维保频次,导致“以修代保”现象普遍,不仅增加设备停机风险,更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。资料显示,中国电梯行业已步入“后市场主导”时代,行业内“内卷式”竞争愈发激烈,这不仅影响了产品质量,也导致了维保服务质量的下降。

3
安全短板:操作不规范与救援滞后


老旧电梯普遍缺乏智能预警与主动发现故障的能力。这意味着从故障发生的那一刻起,整个救援链条就始于最原始的人工报警。然而,正是这一环节,常因轿厢信号差、紧急按钮失效等客观问题而彻底阻塞,导致后续救援流程无法启动,造成层层延迟,最终错失了宝贵的黄金救援时间。
4
环保压力:暴力拆除与资源浪费
电梯移除过程中,暴力拆解导致可回收部件损毁,废旧金属、线路板等未分类处理,既造成资源浪费,又加剧环境污染。
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
政府治理与行业转型
面对行业乱象,政策端与市场端同步发力,推动电梯后市场规范化发展:
1、政策治理:从“被动监管”到“主动预防”
· 法规标准升级:市场监管总局重新启动编制《电梯安全技术规程》,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,明确制造、安装、维保、更新各环节责任。
· 老旧电梯改造:通过财政补贴、税收优惠等措施,推动15年以上电梯更新改造,要求新装电梯配备物联网监测模块。

· 缺陷召回制度:建立电梯产品缺陷追溯机制,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型号实施强制召回,倒逼企业提升质量。
2、市场转型:从“制造驱动”到“服务主导”
电梯后市场业务量激增,维保、更新、旧改等服务收入占比超60%。企业纷纷布局智能维保、预测性维护等高附加值领域,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效率与客户粘性。
新再灵科技
以技术赋能电梯安全全链条
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推动下,新再灵科技通过“物联网+AI技术”构建电梯生态安全,破解行业痛点:
智能监管:从“人工巡检”到“实时预警”
云梯系统通过传感器与AI算法,实时监测电梯运行状态,提前预警潜在故障。

无纸化维保:从“流程造假”到“科学管理”
推出云梯维小保平台,实现维保任务线上派发、过程视频记录、数据云端存储。维保人员通过手机APP完成标准化作业,系统自动生成合规报告,杜绝“纸面维保”乱象。目前该平台已在全国多个城市落地并投入使用。

应急救援:从“人工报修”到“秒级响应”
当电梯发生困人故障时,云梯系统自动触发告警机制,同步推送信息至物业监控平台及维保人员APP;遇紧急情况可一键直连消防指挥中心,实现救援资源秒级调度。同时,系统通过AI语音模块自动播放安抚指令,有效平复乘客焦虑情绪。据实测数据,安装云梯设备的电梯救援响应效率大幅提升,平均耗时从15分钟缩短至8分钟,为生命救援争取关键时间窗口。

点击图片,直击8分钟救援全记录
·END·
电梯后市场时代的竞争,本质是技术能力与服务效率的竞争。新再灵科技通过物联网与AI技术,不仅解决了质量、安全、环保等痛点,更推动了行业从“规模扩张”向“价值创造”转型。随着《电梯安全技术规程》的落地与老旧电梯改造的推进,智能监管、无纸化维保、绿色拆解将成为行业标配。
在这场变革中,新再灵科技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,携手政府、企业与用户,共同构建安全、高效、绿色的电梯生态,为中国电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。
 
     
         
        